0551-6878 8887
伴隨著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了,問題也慢慢多樣性。最近后臺收到一條私信:您好,我們幾個人想合伙創業,股份比例該怎么劃分?這其中的知識不少,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現實中反面教材很多,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搜索下。這里小編就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比如按50%、50%股權分配比例的——真功夫案例,其實就是因為股權比例的平均分配,導致權力的抗衡,甚至造成股東家族內斗,最后對企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這4個數字很重要
那么股權究竟如何分配才合理呢?我們先了解下四個重要數字:66.7%、51%、34%、10%。
66.7%
當股東擁有66.7%的股份,或者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意味著掌握了絕對控制權。所有重大事項均有一票通過權重大事項表決權:無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還是上市公司,均有三分之二的表決權。
公司法明確規定有限公司中有七個重大事項,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包括增資、減資、合并、分立、解散、變更公司組織形式、修改章程。
51%
當擁有50%或二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二以下的股份,此股東會掌握相對控制權,但不是絕對控制權。
除了七個重大事項外,其余事項的表決,一般都是過半數通過即可,也就是說51%的股東可以決定大部分的公司事項。
33.4%
只要擁有33.4%或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股份的股東,均擁有一票否決權。
對于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而言,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表決權通過以下重大事項: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若單獨持有或者合計持有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表決權,那么就可以對上述重大事項進行否決,并受公司法保護。
10%
當股東擁有10%以上的股份會享有臨時會議權: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這里還要提醒下,如果是兩個以上的股東,也要防止出現類似49%:49%:2%的情形,此時2%的股東才是核心,他可以決定與哪個股東聯合投票,一旦聯合就會達到51%,形成對公司的控制。
把握好3大原則
1.股權比例要合理
要盡量避免可能陷入僵局的股權比例。比如“五五開”的股權分配,或者說多人平等分配股份,這些都會導致后期的決策,意見僵持時,誰也無法做出最后的決定。另外,在融資上市時,這也是一種非常不利的分配方式。A股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必須非常明確。
較為常見的股權結構一般為:CEO持股70%左右,讓公司經營決策有效率、有執行力的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經營風險,其他聯合創始人合計持股30%左右。
2.股權分配重在分利
分利大于分股權。初創企業,除了股權,一無所有。創業者要經營好股權,必須考慮后續人才引進、資本引進的問題,無論是哪一個,都需要預留股權。預留的這部分股權主要用于:一是預留股權激勵;二是為融資預留。
其中股權激勵可以突破企業初創現金流緊張,無法給予直接激勵的困境,有利于吸引并長期綁定人才,形成一個企業與員工利益共同體,一種合伙關系。因此,留有10%-15%的期權池是十分必要的。
3.股權分配要有據可循
股權分配本質上是通過系列的協議來實現公司控制權與利益平衡的游戲。初創企業合伙人之間往往礙于情面,或者信任,口頭協議甚至僅僅是通過口頭上交流一下意見,就把股權分配的事兒定下來了。一旦日后發生了爭執,沒有落在紙面的協議,往往是各執己見。
股權分配落地協議主要在于股東協議和公司章程。我們可以通過股東協議與公司章程的結合,來對股東進入機制、議事規則、退出機制進行詳細約定,以有跡可循。
通過小編的一番講解,相信各位創業老板們心里都有數了。具體的股權比例根據各位公司類型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不可能一套標準適用于所有情況,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良好的股權架構,是一種重要的保障機制,是公司經濟的發展基礎,是企業邁向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