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多銀行陸續宣布下調私人帳戶網絡交易限額,以保護資金安全,許多公司老總出現了“用卡焦慮”。了解具體政策后,這些問題不一定涉及到,但從而不難看出對私人帳戶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
銀行、稅務等部門聯合監管,有經營活動必須要注冊公司,設立對公賬戶并備案,私戶收款風險極高。
私人帳戶下調線上交易限額
農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3家銀行陸續發布公告,下調私人帳戶線上相關業務交易限額,包括線上轉賬限額及網上支付交易限額等。
私人帳戶監管
稅務局依托稅收大數據,監管能力和稽查水平不斷提升,通過私人帳戶隱匿收入、少繳稅款的行為越來越容易被查處。
稅務稽查人員從銀行、工商等部門交換和共享信息,金稅系統+智慧稽查系統+大數據,實時監控涉稅信息。
私戶收款
企業相關人員的私人帳戶,結合應稅業務,系統會根據個人的收入情況,和實際繳納的稅費,判斷與稅額是否相匹配。
登記留存:匯款人及收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賬號、住所等信息。
盡量避免使用私人帳戶收取款項,如果收入需要及時轉入對公賬戶。
企業稅號和個人的身份證號唯一且都聯網!風險一樣存在。
風險防范
>>>>1.公戶短期頻繁且大額地給個人轉賬,或公戶短期內經常收到個人匯款,且與業務沒有關系。
>>>>2.個人轉賬時,尤其是較大金額轉賬,備注了資金用途,監管檢查時提供了可靠證據。
非銀行支付機構企業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個人賬戶收款存在稅務風險。經營所得通過個人賬戶收款,從而少繳個人所得稅或者企業所得稅。
被稅務局查處,除補繳稅款外還要承擔滯納金和罰款,很可能構成偷稅,情節嚴重的還會涉及逃稅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對公賬戶
以公司的名義開通微信、支付寶賬戶,屬于對公賬戶,與銀行賬戶的性質是相同的,可以正常進行交易。
個人納稅信用體系
除了對企業建立稅務信用等級,稅務局計劃對每個自然人進行納稅信用等級評估。對重大涉稅違法犯罪案件,依法從嚴查處曝光并按照有關規定納入信用記錄,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