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現已11月中旬,離年末結賬時間越來越近,但是有一些工作要提前做,不然等到結賬再做你就會發現很多事來不及,有關稅務風險也無法有效控制,遺留問題等到次年匯算清繳也會更加麻煩,所以年末結賬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1、關注銷售收入臨界點
如果公司屬于小型微型企業,需要關注銷售收入預計是否超標,如果預計第四季度結束公司累計應納稅額將超過300萬,提前做好規劃。
小型微型企業年度應納稅額不超過100萬的部分,可以減按12.5%計入應納稅額,適用20%的稅率(實際稅負2.5%);年度應納稅額超過100萬元,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額,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稅款。
如果企業預算經過第四季度的銷售,會使得應納稅額超過300萬,則公司可以適當做出一些應對措施,比如提前支付一些預付款,注意員工年終獎要提前計提。
2、關注賬上股東借款
股東借款實務中比較常見,年底結賬前注意讓借款股東歸還,不然如果股東借款跨年不支付,且不屬于用于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將會視同分紅,需要繳納20%分紅個稅。
除了股東借款,其他借款比如員工借款,其他外部人員借款,也要及時進行催收。
3、關注發票問題
實務中公司所發生的一些成本費用支出,財會人員通常會預提相關費用,暫估成本入賬。公司應該及時去索要發票,不然臨近年末,大征期都向供應商索要發票,一是供應商公司控制開票數量,二是供應商也不一定有這么多發票可以對外開。雖然暫估成本次年匯算清繳之前只要有關發票收回,就可以稅前扣除,可一旦結了賬,次年還會涉及調賬,增加額外工作量,而且計劃計劃不如變化,匯算清繳如果不能拿到發票,就需要做納稅調整了,有關成本費用無法稅前扣除,多繳所得稅。
公司對外開具發票(銷項發票),銷售部門要提前預算好銷售量,財務部門需要清晰地了解公司的發票量,如果手中發票量不夠,提前申請增版增量,以免有些客戶不開具發票不付款的情況。同時,主要不要集中在12月份去開票,容易被認為虛開,公司不存在淡旺季的情況下,每個月的開票量基本是持平,或企業通過廣告促銷等引起有規律的增加。
4、關注企業稅負率
這里的稅負率既包括增值稅稅負率也包括公司所得稅稅負率,注意進銷匹配的原則。稅務稽查一般是衡量半年或一年的平均稅負率,某個月的稅負率稍微高點或低點,可能由于淡旺季的影響,但是一個納稅年度內稅負率要基本和行業平均稅負率持平。稅負率過低或過高均會被稅務預警。
增值稅稅負率=應交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
在進銷稅率相等的情況下,增值稅稅負率=毛利率×稅率
公司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應納銷售收入
5、關注應繳納的稅款是否均已繳納
特別需要關注一些小稅種,容易被忽略的,比如印花稅。附加稅費現在和增值稅申報表合并了,一般不會再遺漏。雖然是一些小稅種,若遺漏,欠繳稅款,也會面臨加收滯納金罰款的稅務風險,主要的是會降低企業稅務信用等級,得不償失。
6、關注往來賬款
應收賬款要注意及時催收,如果發生減值,或根據公司規定需要按比例計提壞賬準備的,注意是否計提;長期掛賬的是否已經形成損失需要核銷,這些會影響企業的利潤總額。
應付賬款關注是否存在長期掛賬已形成利得的情況,如果確定不能支付,需要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預收賬款需要關注是否滿足確認為收入的條件,特別需要關注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款長期掛賬的情況。
7、盤點資產并關注有關資產是否按規定計提折舊攤銷,有無減值跡象,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計提的折舊攤銷以及減值準備,均會影響資產的賬面價值,特別注意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每年至少要做一次減值測試。如果該計提的減值沒有計提,就會存在高估資產的情況。
8、關注企業異常費用支出
大額異常支出,比如是否存在大額的公司咨詢費用等,有關費用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為企業故意而為之。需要注意一些大額會議費,咨詢費、培訓費等需要注意備查資料的齊全,比如會議費,最好留存有關會議記錄、會議現場照片、參會人員簽名簿等等資料以便證實會議實際發生。
9、關注離職員工是否存在繼續申報的問題
清查離職員工是否存在繼續計提工資申報個稅的情況,如果存在及時處理,不然公司就屬于虛列人員工資,虛列費用開支,一旦被查,就需要面臨補繳所得稅,加收滯納金罰款的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