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近期,稅務總局王軍局長在第三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研討會上發言,正式宣布新稅收環境將于2022年年底開發完成。這也就意味著,坊間傳言已久的新稅收環境即將來襲。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電商公司對此感到憂慮。那么,新稅收環境對于電商公司有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提前做好哪些舉措?下面專門來探討一下。
伴隨新稅收環境的穩步推進,以及伴隨稅務大數據的應用逐步推進和滲透,隱藏在底層、水下和背后的交易事項很快會露出水面。
要特別提醒大家:沒有實際業務為前提的開票行為屬于虛開行為,“稅收洼地”并不是不可以用,只是不能“濫用”!比如:同一個業務拆分為多個收入,根據多個個獨去進行籌劃,無非就是根據人為操控來拆解收入,來控制稅負,其本質上,無合理的商業目的,在商業上也沒有拆分合理性,極可能被認定偷稅。02
電商稅務稽查重點包括5個方面今年以來,我們在課后答疑中,已經接到了上百起學員的涉稅咨詢案例,統計分析發現,電商稅務稽查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5個方面。
1、瞞報收入未報
歷史以來,很大一部分電商公司并沒有如實申報收入,這是電商公司面臨的最大稅務風險。
很大一部分電商企業是靠走量實現薄利多銷,需要更好地降低稅負成本,賣貨的時候客戶不要發票,因此進貨的時候也不找供應商要票,大部分收入會經由企業支付寶提現到個人賬戶上,公司賬上只體現一點收入,甚至報虧損,只憑低價在市場上生存,可以說賺的都是稅錢。伴隨新稅收環境上線,這種商業模式面臨很大的風險與挑戰。
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商平臺有義務保留至少3年的交易數據,并依法同步給稅務機關。”就是說,無論你是在哪個電商平臺上開店,只要稅務機關需要,就能拿到很清晰明了的歷史數據,例如頭部主播偷逃稅款就是利用大數據挖取與比對而發現的。潛臺詞就是,你交不交稅不重要,我全部都知道,查不查你我看情況來定。
伴隨新稅收環境上線,稅務智能化稽查系統建設完畢,電商稅收數據平臺建設進入尾聲,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數據孤島被打通,一切變得透明化,對我們電商來說,合規之路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2、成本費用混亂
以下7項,都是重點嚴查項目。
1)購買發票。有些電商公司缺成本發票,就想購買發票,其實這種方法,非常危險,非常容易引起自身的稅務風險。
2)對開發票、環開發票、代開發票等行為,一旦被查,非常容易被判定為虛開,將會面臨巨額罰款。
3)咨詢費、技術服務費、差旅費、會議費、無車卻有大量加油費等異常。
4)工資多申報或少申報;個人所得稅未代扣代繳;大部分員工未繳社保。
5)六大往來賬項金額大或占比高。
6)多結轉成本,后期紅沖或補發票。
7)計提了費用卻沒有發票。
3、利潤、繳稅方面
1)企業常年報虧,卻屹立不倒。
2)與同行企業相比利潤過于偏低。
3)稅負率異常。
4)企業大部分員工工資長期在個稅起征點以下。
5)印花稅從未繳納過,其他稅種漏報等。
4、銀行賬戶
公轉私頻繁都將會嚴查!尤其是法人卡的資金流水。
有三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1)法人、其他組織和個體工商戶之間金額一百萬元以上的單筆轉賬支付;或者一日內提取現金一百萬以上。
2)金額20萬元以上的單筆現金收付,包括現金繳存、現金支取和現金匯款、現金匯票、現金本票解付。
3)個人銀行結算賬戶之間以及個人銀行結算賬戶與單位銀行結算賬戶之間金額50萬元累計以上的款項劃轉。
5、個人卡或者支付寶、微信發工資,并沒有代扣代繳個稅
企業對員工有代扣代繳個稅的義務,私賬或支付寶/微信發工資,無形當中就把員工個人的風險轉嫁給了公司。一旦員工和公司發生矛盾糾紛,向稅務局舉報公司偷稅漏稅,個人賬戶發的工資可是違法的直接證據。工資為什么不通過公賬發?為什么員工個稅才申報這么點?這個錢是怎么來的?是不是店鋪的賬外收入?員工工資這么高,你收入才一點點,這明顯說不清!
新稅收環境上線,代表著企業更多的數據信息將被稅務局掌握,監控也呈現全方位、立體化,國家的“監控之網”會越織越密,制度之下,想做“漏網之魚”,也會越來越難。
而我們電商企業只有規范經營才能做大做強。因此企業經營者和財會人員一定要加強財稅學習,健全完善稅務風險意識,盡早做好財稅合規!